对象 | 措施 | 效益 |
水 环 境 | 建设大沙河沿岸截污工程 | 减少排入大沙河的污染物量,改善大沙河的水质,使其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 |
新建西丽污水处理厂,处理水作为生态用水回用于大沙河 |
执行污水管网规划,提高城市污水收集率 | 可削减排入近海的污染物COD约137.4t/d,BOD约71t/d,从而改善近海海域的水质,确保海水水质达到三类标准。 |
对现有排入近海污水渠进行截污,并将污水送入城市污水管网 |
扩建南山污水处理厂规模(达到73.6万m3/d),将原一级处理工艺改为二级处理工艺; 扩建蛇口污水处理厂规模(达到8.8万m3/d) |
逐步搬迁改造区内的电镀、砂洗纺织、印染及木材加工等水污染企业;发展无污染或轻污染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临港工业 | 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减轻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染物负荷。 |
在西丽水库、长岭皮水库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内,严格控制新、旧村的开发建设活动,并逐步创造条件易地迁出 | 确保饮用水源不被污染 |
应用生物酶代替烧碱进行印染前处理新工艺 | 大大降低印染行业的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量 |
制定节水规划,推广节水措施 | 减少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减少污水排放量 |
噪声 | 在铁路、快速路、主干道等运输干道两侧 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隔离带 | 减少交通噪声对两侧区域的影响 |
西部通道选择合适道路形式(下沉式、暗埋式) | 减少对路线两侧的噪声影响 |
在居民住宅密集区路段进行声屏障建设 |
大 气 环 境 | 进一步落实和加快妈湾电厂、西部电厂烟气脱硫设施建设 | 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SO2年排放量从未处理前的4万多吨/年,削减到2000~3000吨/年(削减约95%);对南山区整体大气环境质量将有明显的改善。 |
南山热电厂提供集中供热,消除14家印染企业等燃油锅炉 | 削减SO2排放量1211吨,对改善这些印染企业周边的大气环境有明显的作用。 |
逐步迁出南油片区老工业区的污染企业规划近期搬迁西丽片区、留仙洞片区的临时性污染工业厂房及赤湾片区的光大木材厂 | 清除这些厂区排放废气、粉尘对周边居住区的污染影响 |
南山热电厂、月亮湾电厂力争2006年、确保2010年成为广东省液化天然气工程用户 | 基本上消除SO2的排放,彻底改善南山区的环境空气质量 |
燃油电厂和工业锅炉油品采用低硫燃油 | 减少SO2的排放,确保工业源稳定达标排放,改善企业周边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 |
对重点工业大气污染源(电厂及南山垃圾焚烧发电厂等企业) 实施在线监测,进行实时、自动、连续监控 |
淘汰旧的、超标准的公交和营运车辆;严格执行《深圳经济特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规划》;推动清洁汽车发展;2006年前全面实施“欧Ⅱ”标准,2008年力争达到相当于“欧Ⅲ”的 排放控制水平。逐步推广清洁燃料汽车。 |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可使环境空气中的NOX及CO浓度大幅下降,全面达到各功能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搬迁光大木材厂 | 年削减粉尘6.18吨,烟尘15吨,彻底解决对月亮湾花园和南山荔枝林的污染。 |
固体废物 | 坪山垃圾填埋场扩容; 南山垃圾焚烧发电厂增至1200吨/日处理量; 规划及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填埋场 | 解决南山垃圾焚烧发电厂残渣出路、解决垃圾量增加的处理量 |
大气环境噪声 | 创造条件,利用现有平南铁路开拓以港口集疏为集装箱和散杂货海铁联运; 加快地铁线路(线段)进入南山区境内(直至蛇口); 建设广深港高速铁路。 | 可减少穿越南山区境内的疏港汽车车流量,从而降低噪声和尾气排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
生 态 | 规划在特区二线靠近南山区一侧保留宽度100~300米的组团绿化隔离带 | 构成北部山体与海域联为一体的生态廊道 |
在蛇口片区建立隔离绿化带 | 减少西部通道及其口岸对周边地区的负面影响 |
增加区内绿地面积和林地面积 | 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促进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