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獴误入校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坪山管理局救助放生
日期: 2023-11-09 来源:
近日,坪山区中心小学师生发现一位特殊的“来宾”,在校园遇到的一只“大松鼠”。经专家辨别,身后尾巴硕大的“大松鼠”系省重点保护动物——爪哇獴。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坪山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观察,确定无外伤后,决定将这只误入校园的小家伙就近放归大自然。
爪哇獴,又名红颊獴(拉丁学名:Herpestes javanicus)为食肉目、獴科、獴属哺乳动物,原产于亚洲。野生于低海拔热带山林、灌丛、农田靠近水源的地区。为蛇、鼠的天敌,尤喜食蛇类,且捕毒蛇的经验十分丰富。因其体形较小,身形即为灵敏,主要采取“智取”,以巧取胜。体长28-36cm,尾长22-29cm,重1-1.5kg。长长的圆形身体,披着褐色的皮毛。耳朵低而宽圆,好似贴在头部。耳孔能关闭,以防游泳时进水。四肢短小而粗壮,爪弯曲而有力,不能收缩,适于挖掘洞穴。尾基粗,尾尖细,尾毛蓬松。鼻吻至眼下和额部的被毛为棕黑色。大部分体毛,以及耳朵、四肢和尾巴的背面等均为麻褐色,腹面则呈红棕色。
爪哇獴多单独活动,善于游泳,能攀援上树,但并不生活在树上。通常在白天觅食,所以又有“日狸”的称谓。在地面活动,觅食的本领很强,主要靠敏锐的嗅觉寻找猎物。它的行动机警敏捷,大多以窜跃的动作穿过路径,性情十分凶猛。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资源。近年来,坪山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林长制工作为抓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更是首次在坪山发现领角鸮的活动记录,证明该物种在我区已存在自然分布。目前,坪山区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37种,其中一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3种。
未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坪山管理局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好野生动物,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打造绿美坪山贡献力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