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深圳丨光明区厚植绿美底色,连续获评市林长制考核优秀
日期: 2024-07-24 来源:
今年5月,深圳市印发2024年第2号林长令——《关于加速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的令》,全市上下严格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密配合、高效协同,深入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深圳市光明区把推行林长制作为“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探索高密度超大型城市林业高质量发展路径,2022-2023年连续两年在深圳市林长制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
光明区厚植绿美底色,努力打造“湖光山色入城,蓝绿活力交织”的山水田园新都市。根据光明区2022年森林资源“一张图”年度更新成果,光明区森林总面积3994.93公顷,湿地面积880.15公顷,1个区管自然保护地——光明市级森林公园(光明辖区)和观澜、凤凰山、五指耙等4个市级森林公园环抱光明科学城,茅洲河穿城而过,形成一水绕城、绿环萦绕的山水格局。
高水平体系化实施林长制
光明区建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双林长”的三级林长体系,设立林长100名,首创林长履职及交办制度,首绘巡林路线底图,力促林长高效履职。实行“一长两员”源头管护,率先将护林服务费用标准纳入区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全市首聘专职护林员33名,着力加强基层保障。
光明区搭建了1+N制度框架,出台实施方案及八项配套制度,确保运行有章可依。坚持督查考核一体推进,对重点成员单位和全部街道进行年度考核,以奖惩激励担当。创新探索“林长+”机制,召开全市首个“林长+专家”圆桌会议,邀请“林长+政协委员+民革党员”赋能巡林,开展林长制主题植树骑行巡林、科学青年林植树等活动,推动林长制成果品牌化、成效可视化。
高质量全域化开展植树增绿
在城市建成区外挖潜增绿,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编制光明区国土绿化规划及实施计划,调查评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可实施空间,印发行动方案、编制作业设计,近两年完成营造林4326亩,在光明科学城大开发大建设背景下,森林覆盖率正在稳步提升。林业有害生物薇甘菊残存率全市首降至万分之一,防治效果连续两年蝉联全市第一。
在城市建成区内见缝插绿,光明区印发城市森林建设工作技术指引,建立全国首个城市迁移树木循环利用机制“树木银行”,打造“公园里的光明”,2023年新增24个公园和共建花园、立体绿化4.16万平方米,增种乔木15195株。
高标准精品化打造绿美示范样本
光明区推动自然保护地保护性开发,申报认定1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1个省级森林乡村、2个深圳市林长惠民工程,建设自然教育中心并启动全域自然教育计划,每半年开展1次自然保护地专项执法行动强化执法监管。
在唯一区管自然保护地——光明森林公园(光明辖区)范围内,打造虹桥公园,以虹桥连接城市与森林,虹桥公园二期项目成功认定为绿美广东示范点、林长惠民工程。市副林长现场巡林指导,区第一林长亲自挂点,推动森林康养、生态旅游和自然教育发展,精细打造超大型城市区管自然保护地示范样本。
今后,光明区将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核心理念,纵深推进全面推行林长制各项工作,推动林业治理由“建制度”向“见长效”延伸,把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贯穿光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圳样板作出更多光明贡献。
相关文档: